北京2022冰上大师雷米·博勒:世界将看到壮观的比赛
法国冰上专家雷米·博勒(Remy Boehler)和他的中国同事一起努力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打造理想的冰面,既能满足世界各地短道速滑运动员的需求,也能满足花样滑冰运动员的需求。 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已安排在场馆同一场馆进行。
1992年,16岁的博勒接受了他的第一个奥运会任务:驾驶冰面修复机参加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这也是他第一次从事制冰工作,博勒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告诉人民日报。
负责北京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都体育馆制冰工作的法国制冰专家雷米·博勒(中)与同事在场馆工作。(图片/首都体育馆提供)
据专家介绍,此后,博勒先后服务于包括冬奥会、世锦赛在内的多项重大冬季运动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制冰经验。
博勒在完成2018年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比赛的制冰工作后,应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BOCOG)组委会的邀请,在冬奥会上进行制冰工作。首都体育馆,随后迅速加入了亚运会的筹备工作。
为了举办一届精彩的冬奥会,博勒与中国队密切合作近四年。
博勒表示,首都体育馆制冰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花样滑冰运动员和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不同的冰面。两个事件的表面。
Boehler 解释说,虽然花样滑冰运动员更喜欢较软的冰面,这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跳跃,但短道速滑运动员更喜欢较硬的冰面,因为它可以让他们滑得更快。
博勒说,如果短道速滑运动员滑行速度非常快,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能跳得高,那么该队的制冰工作是成功的。
负责北京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都体育馆制冰工作的法国制冰专家雷米·博勒(中)在场馆工作。(图片/首都体育馆提供)
为确保每天的冰面温度在花样滑冰和快车道速滑比赛所需的最佳范围内,队伍每天多次调整冰面状况,更换护垫,冰师密切配合Boehler 表示,与负责机械和设备的中国工程师一起密切控制冰场的空气、水和制冷系统的温度。
首都体育馆建成于196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馆,拥有中国第一座人工室内溜冰场。“看着这个地方每天都在变化,感觉很棒,”博勒说。
冰大师说,他与场馆制冰团队的合作是一次非常激动人心和愉快的经历。Boehler 表示,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齐心协力,总是积极解决问题,这是非常宝贵的。
“事实上,每一位同事都对制冰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他说,并指出正是他们对冰上运动的热情让这些团队成员走到了一起。
博勒说,在首都体育馆工作的经历让他对场馆的溜冰场和北京2022的成功充满信心。
2月4日,该场馆承办了2022年冬奥会首场花样滑冰比赛。次日,中国队在首都体育馆夺得奥运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金牌,这也是2022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该场馆夺得的首枚金牌。
“毫无疑问,世界将在这个溜冰场上看到壮观的比赛,”博勒说。
上一篇:北京冬奥会镜子 积极、繁荣、开放的中国 下一篇:比利时举办光明布鲁塞尔艺术节